陕西景点

Shaanxi Scenic Spot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世界。这一建在公元前3世纪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之誉不胫而走,成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代名词。


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

大雁塔

大唐芙蓉园

      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坐落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的脚下,是国家AAAAA级景区,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的北大门。自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盛妆开放以来,景区平均每日接待各地游客数以万计,成为游客的乐土、市民的家园、城市的窗口、文化的盛地,被誉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为西安、陕西的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品牌效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唐芙蓉园景区位于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的建设立足于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景区分为14个文化区,以西安作为“盛唐之都”的辉煌历史为主线,集盛唐历史景观精华为一体,从建筑、餐饮、歌舞、音乐、民俗等多个角度,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对唐代的灿烂文化进行了生动演绎和全面再现。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唐芙蓉园景区在运营管理、服务保障、文化传播、旅游发展等领域获得了显著成绩,日益成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城市会客厅。作为旅游者的目的地,大唐芙蓉园不仅是新生文化的孵化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地、公共文化的传播地,也是文化的载体,传播的桥梁,更是文化的大观园。

      作为西北首批金钥匙国际联盟5A级景区成员,大唐芙蓉园始终秉承金钥匙“满意+惊喜”的服务理念,争先创优、深化服务。近年来,一直以高质量、高标准、人性化暖心服务打造业务亮点,使日常工作过程形成了一道和谐亮丽的风景,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赞誉。未来将以新发展、新气象、新辉煌助力新时代大西安“追赶超越”,通过举办重大文化活动、提升服务品质建设,不断攀登文化旅游品牌新高地,再现大唐盛世雄风!


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3月4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小雁塔及其古钟即为“雁塔晨钟”,是“关中八景”之一。公元1192年(金代明昌三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5米,重约8000公斤。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渭河河底。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内小雁塔旁的钟楼内。清代,每天清晨荐福寺内会定时敲钟,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雁塔钟声”非仅清康熙年间重修塔寺偶得铁钟之后,早在唐代小雁塔初建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年义净释经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主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


钟楼  鼓楼


钟楼

       西安钟楼是国内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一座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钟楼处于西安的中心地带,是古城的地标之一,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西安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西安的鼓楼,原先在西边的广济街上,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在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将钟楼迁徙到了鼓楼东边,今天的位置。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覆着深绿色琉璃瓦,顶尖用真金铂包裹。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门洞,门洞间互通,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门洞通过,如今门洞已封闭,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通道。

      进入钟楼的入口就在这地下通道内,有楼梯可盘旋登楼。钟楼内有一口仿制“景云钟”,原件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



鼓楼

       鼓楼与钟楼相距200米,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是中国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楼遗迹之一。

       全楼构造无一铁钉,在唐朝风格建筑基础上,运用宋代建筑手法并加以创新,使得整体壮观恢弘。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巨鼓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楼体古雅雄健,富有民族特色。


华清池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白居易、杜牧等诗人在诗作中均有提及。

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1982年,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华清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1月,与"骊山"两大景区合并升级为"华清宫"。


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借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为1700多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


城墙



碑林

       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墙和碑林都是游客来西安必看的经典景区。城墙之于西安人,那是老城完整轮廓的记忆。碑林,之于西安人那是文化的根基所在。跨出碑林的东门穿过顺城巷就可以登上古城墙。当它们联手,就成为西安的靓丽窗口。

西安城墙是1961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周长有13.74千米。是西安这座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见证了古代王朝的更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记录着历史的脚印,城墙上厚实青砖或残损或变色或变形都是历史的印记。

西安碑林也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的第1号),碑林景区收藏有11000余件文物,其中有不少国宝级文物。碑林里的各种石碑,既是最真实的历史记载,又是汉字书法的神圣演进。